作品相關 (4)
關燈
小
中
大
勁不足了。
之前大家搶購的東西基本上都是超市的囤貨,或者是經銷商的囤貨,或者是廠家的囤貨。大家相互之間調貨,以響應ZHENG府的號召,和滿足大家的采購需求。
新聞播出後,只有極少有廠家還在生產新貨,一般的廠家都是工人回老家了、設備不能用了、老板和小姨子私奔了,等等原因停產。
當然現在用途最廣的陶瓷廠是個例外。供不應求不說,一般陶瓷生產都是整個鎮都是幹這個的,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景德鎮,而且生產過程也不需要塑料制品的設備。可以說完全沒有影響。
話說回來,原來的囤貨,就代表用的是塑料包裝。
超市也比較機智,新聞播出後,就開始給自家商品換包裝。
油、調料什麽的,都轉移到大水缸裏面,來買油的都要自帶容器,完全是上個世紀供/銷社的樣子。糧食也都放在陶缸,或者木鬥裏面。
但是也不能做到所有商品都能給換上新包裝。根本沒有那麽多人力物力。
油、糧兩種都是重點保護對象。
其他的東西就很隨便了。
像護膚品什麽的,包裝盒千奇百怪。
有些放在鐵皮盒子裏面、有些放在玻璃罐頭瓶裏面、誇張點的居然用的是裝耗油的瓶子!關鍵是用起來還有股耗油的味道,甚至還有分裝時候不小心弄進去的不明毛發等等。
這時候,原始的蛤蜊油居然成了高檔貨!
包裝幹凈漂亮,比耗油瓶子好了不知道多少倍。效果……最起碼能防皴裂。更重要的是,那個蛤蜊盒子能重覆使用!
“給我來二兩香油。”
“二兩?你至於扣成這樣?這香油還是好不容易過來的,下次什麽時候有還不好說,過了這個村兒可就沒這個店兒了。”
“我的老姐姐~您這是飽漢不知餓漢饑啊。這一個多月來家裏只出不進。現在是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瓣花。
就這二兩,還是家裏孩子饞了才舍得買點兒,做面條的時候滴上兩滴,嘗嘗味兒就成了。明年家裏自己種點芝麻就好了,今年就先熬一熬。”
“行嘞,二兩香油,先去收銀臺結賬、秤瓶子。”
“你把瓶子扶好,倒了我可不管啊。”
另一邊。
“老板,你們這蛤蜊油什麽時候到貨啊?”
“那怎麽好說,現在的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。你買這個玻璃瓶裝的啊,這種還是牌子貨呢。”老板極力推銷耗油牌潤膚乳。
“我不要,一股味兒。”
“那這個鐵皮盒子裝的呢?之前是個什麽什麽雅的牌子。好東西,不然我也不會專門用鐵皮盒子裝不是?”
“那你打開我先看看。”
“也行,但是不能試用哈,不然你蹭一點,我蹭一點,沒幾天就能給蹭幹凈了。”
“我就聞聞。”
超市裏的零食也都成了散裝貨。買的時候只能自帶容器,或者用油紙打包。
講究點的會說這些零食裏面有塑料老化時揮發出來的有毒物質,尤其小孩子,不能吃。大多數的人則不管這些,尤其孩子鬧起來,在零食前面打滾哭鬧的時候,更是管不了。
…………
不管什麽時候,人的適應能力總是超乎想象。
作者有話要說: 家裏養的梔子花開花了,還挺香
梔子花開啊開,高考啊就要來
☆、第 13 章
“李婆子家的那個兒子回來了你們知道吧?”藏青大褂的嬸子一臉的我有新料,你們趕緊圍起來。
“李婆婆家的?他們家有兒子?”這是個捧哏的小媳婦。
“你嫁到我們村沒幾年,不知道這事兒正常。李婆子家可不止有兒子,還有兩個閨女呢。”墨綠大褂的嬸子把嘴裏的瓜子殼呸出去,似乎提到的是什麽臟東西。
“我嫁過來都十來年了,怎麽一個都沒見過?今天還是第一次聽說。”
“又不是什麽好東西,誰沒事兒了提他們家。”墨綠大褂的嬸子嘴一撇,白眼一翻,盡量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對李婆子兒子一家的不屑。
“也是李婆子自己造的孽。”黑大褂的嬸子做出最終解釋。
原來當年李婆子的娘家夫家,重男輕女都特別嚴重。李婆子一直在這種環境中,自然也好不到哪裏去。
早年嫁過來的時候,第一胎就是個閨女。要是一般人家,就算不那麽喜歡,也終究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,疼不疼是一回事兒,但是給口飯吃還是不難的。
但李婆子家左一個賠錢貨,右一個賠錢貨。孩子饑一頓飽一頓就算了,還整天不是打就是罵。丁點大的小孩兒,就被指使出來洗衣服。每次出來,身上都見不到一塊好肉,瘦瘦小小,跟豆芽菜似的。
後來可能是被村裏講缺德講得多了,李婆子家也稍微收斂了點,就這樣,孩子才撿回來一條命。
可能是越想什麽就越不來什麽。
李婆子的第二胎還是個閨女。
婆家罵的比前兩年更難聽,李婆子心裏也不得勁,覺得肯定是閨女攔住了兒子過來的路。
大閨女已經能做點事兒了,但是這個小的啥都不能做,還要浪費一個勞動力去伺候。後來狠狠心,把剛滿月的小閨女送走了。往後的幾十年不聞不問,連提都沒提起過。
幾年後,李婆子終於又生了一胎,盼星星盼月亮,是個兒子!
這可把李婆子給開心的,覺得自己終於開枝散葉了,終於能在婆家擡頭挺胸了。婆家也給力,生了三個,也就這胎給李婆子坐了個像樣的月子。越發讓李婆子覺得,只有兒子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錢。
最後生下來的這個小子便成了李婆子家的心尖寵,叼奶/頭叼到八歲不說,農村長大的小孩兒,從小到大居然啥都不讓幹,平常也是要星星不給月亮。
這樣子養大的孩子,最後長成什麽樣可想而知。
大閨女十八歲的時候,就被家裏安排嫁給了隔壁鎮上的一個屠夫,聽起來還不錯,但那屠夫三十歲,二婚,前面已經有一個小孩兒了。說是嫁,其實和賣也不差。
不說李婆子家賣閨女的態度,就這十幾年的所作所為,閨女願意回娘家才是怪事兒呢。這大閨女一嫁,便再也沒有回來。
閨女賣都賣到了鎮上,兒子這麽金貴,怎麽能留在腌臜的農村呢?
賣閨女的錢,加上一家子人幾十年的積蓄,再加上親戚朋友借的,終於給兒子買上了一套縣城的房子。
有房子,再加上兒子養的白白凈凈,哄小姑娘的時候也是人模狗樣,騙個媳婦回來還是挺容易的。
李婆子萬萬沒想到的是,含在口裏長大的兒子,結婚後竟然連城裏房子的門都不讓她進。過年從來不帶著老婆孩子回家就算了,爺爺奶奶去世也不見回來,倒是岳父家每年都去。
最開始她還罵,覺得是兒媳婦使的壞。後來慢慢也想明白了,兒子不允許,光兒媳婦使壞有什麽用?
也就李婆子帶著東西進城的時候,兒子的態度才好一點,但也只是好一點,第二天就不認了。
這麽多年下來,李婆子再熱的心都熬涼了。
今天突然聽到兒子回來的消息,居然不是開心,而是心裏一涼。
兒子不再回家,十多年下來,自己也想開了,就當沒生兒子。
再然後,這日子也就好過了。
雖然公婆去世少了兩個勞力,但是公婆年紀畢竟大了,平常本身就幫不上什麽忙。
上沒有公婆管轄、下沒有兒子在吸血,老兩口自己掙、自己吃,日子過得其實還不錯,若不然也不會有餘錢囤貨了。
回想起來,這些年的日子,居然是這輩子最松快的日子。
現在兒子回來了。
好日子到頭了。
…………
“平常看到李婆婆,覺得她還挺和善的。”這是個天真的新媳婦。
“就是啊,上次他們家的油沒弄好,全部灑了的時候,哭的老可憐了。”這也是個天真的。
“也就這兩年開始和善了。”分享八卦的嬸子一副你們都太naive我早已看穿一切的表情。
結果也不出李婆子的預料。
還沒進門呢,就聽到了兒媳婦罵罵咧咧的聲音。
“這房子怎麽破成這樣?還是當年結婚時候的那個青磚房。這都多少年了?死老太婆不知道把房子修修嗎?這怎麽住?你看看別人家的,都是樓房!”
李婆子聽著兒媳婦尖利的聲音,心底一口氣憋著,我他/媽辛苦了好幾年,才把你們買房借的錢還幹凈,你還好意思說新房?我踏馬不想住新房嗎?你嫌棄?有本事別進我的門啊!
越到後面年紀越大,再加上老伴兒前幾年開始,雖然還能幹活,但是神智已經有點不清楚了,兩人也就能掙口飯吃。
李婆子年輕幾年,可能會把兒媳婦的話懟回去,再往上幾年,甚至能拿著掃把把人掃出去。
但是現在不行了,打不贏。
講道理?兒子兒媳什麽德行她不清楚?
李婆子只能憋著那口氣,黑著臉把兒子兒媳婦孫子給引進門。
嘭!
小院兒的門關上,隔絕了院門外一圈圈的吃瓜鄰居。
視線是隔絕了,但是聲音還沒呢。
“兩個老不死的,在家閑著啥都不幹嗎?倉庫裏怎麽就幾袋子糧食?油呢?調料呢?你讓你兒子孫子吃什麽?”
…………
嘖嘖嘖嘖,這語氣,和當初李婆子罵閨女’小不死的’一模一樣,果真不是一家人,不進一家門啊。
外面的鄰居不看畫面光聽聲音,都覺得津津有味。
“李婆婆的兒子怎麽不早點回來啊,這會兒才回來,還好意思抱怨家裏沒有囤貨。”
“她兒子就在縣城,縣城的情況沒大城市那麽嚴重,縣城外面就有一條河打水,縣城裏的樓也不太高,停電除了沒辦法看電視外,好像沒什麽影響。
再說他岳父那邊時不時補貼一下。只要有糧食,日子好過著呢。以他們家的德行,不把好日子過到頭,不會回來。”
“這一回來,李婆子的好日子也到頭嘍。”
作者有話要說: 家裏沒零食了,好難受
☆、第 14 章
“電動車又沒電了,下次來電也不知道什麽時候。”一大早,院子裏就響起王笑笑的慘叫聲。
“騎自行車唄,你最遠也不過是回娘家。兩個小時車程,就當鍛煉身體了。”
“你是不是嫌棄我胖了?”王笑笑反應極快。
秦吉林:“…………”瑪德,這麽多年了,自己怎麽就還沒學乖。
“這次停電的時間好像更長了,你說會不會後面就不來電了?”王笑笑不準備在胖了與否的話題上多做停留。
秦吉林松了口氣。“說不準。上次的新聞裏面不就說了嘛,現在線路維修的速度趕不上線路老化的速度,隨時可能面臨全國停電,讓大家做好心理準備。”
秦吉林的記性特別好,一兩個小時的新聞看下來,裏面的關鍵點都記得一清二楚。
“真希望那個太陽能的東西能趕緊普及起來,沒有電真不方便。”好想刷手機、好想半夜上廁所的時候有燈、好想吃根冰棍、好想吹空調,不想騎自行車。
“太陽能的利用率還是太低了,而且會產生很高的熱能,這就導致對太陽能板的材料特性要求比較高。
再加上現在不管高級低級的塑料都在老化,這裏面還涉及到材料替換,甚至是新材料的開發問題。麻煩著呢。”
“你居然連這個都懂?”王笑笑驚訝的看著自己老公,那滄桑了不少的臉上居然有點博學多才的意思。
“你以為都跟你似的?”
“…………”有電之後一定要發個帖子,找人學學’如何機智地回懟老公’。
“如果能提高利用率的話那肯定更好。但是這個問題從太陽能被提出後,一直到現在都沒被解決,我估計短時間不會有太多改變。”
秦吉林繼續科普,雖然老婆自從生完孩子之後,腦子就有點那啥,但是已經好久沒人和自己聊這些東西了,高手那真是寂寞如雪。
“什麽意思?”
“意思就是,哪怕這會兒能用太陽能代替其他形式供電了,也供不起冰箱、空調、電視這類大功率的東西,最多讓你手機充個電。而且還很貴,肯定不是家家戶戶都安裝的起。”
秦吉林穿著布鞋蹲在窗戶底下,一本正經的給老婆講起了光伏系統可利用率,用老農民的形象進行科學普及,活像個吹牛大王。
聽在王笑笑耳朵裏,就全部變成了:以後空調沒有了、冰箱也沒有了,夏天全靠抗、冬天全靠抖。
這日子還能有什麽樂趣?
“只有手機就手機吧,還能刷刷視頻什麽的,看下別人過的啥日子,也不算與社會脫節了。”抱怨也沒有用,和世界上的其他人比起來,有手機能用已經算是幸福的了。
“你想啥好事兒呢。”
“咋了?”王笑笑現在不太喜歡老公說的話了,真是那啥嘴裏吐不出象牙來,沒一個好消息。
問題是他說的都很有道理,往後說不定就是真的。越知道,聽著就越難受。又想叫他閉嘴,又還想聽聽。
“你說的那些APP,後面不需要人維護?設備還能通上電?還能用?估計也就靠著國家支持的那幾個東西能用,其他的應該都不行了,最起碼是沒有新內容上去,翻翻原來的老新聞可能沒問題。”
“啊!!”這次的慘叫聲情感更加豐富真切,繞梁三日。
…………
王笑笑以為沒有電的日子會生不如死,但是十來天過去之後,發現自己好像習慣了沒有電的日子。
當然,也和現在正好不冷不熱有關,等過段時間正式到冬天了,別的不說,空調肯定會被懷念。
動不動掏手機這個習慣也慢慢改掉了。最開始那幾天真不行,做夢手指都在滑手機,現在則是習慣擡手腕看手表了。
不止是自己,家裏其他人好似也很快便適應了沒有電的日子。
像老二家,已經很久沒聽到弟媳婦抱怨菜沒吃完,沒冰箱放之類的話了。
秦樂奇天天找自己哼手機玩的這個壞習慣也不攻自破。
更多的時間則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村頭村尾的是非,關心一下孩子的教育,討論一下田地的作物……
日子好似,和以前也沒有什麽區別。
當然,村子裏的生活和之前相比還是有一點變化的。
比如說,大家站在村裏小路上八卦的次數更多,時間更長了。
比如說,村子裏孩子的哭嚎聲有明顯的增長,畢竟沒了其他東西分散註意力,便有了時間一心一意的觀察孩子,發現,這娃咋這麽不爭氣?該揍!
當然影響最大的還是鎮子上的商家。
作息時間都改成了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
畢竟現在煤油燈和蠟燭都不便宜,點著燈營業不劃算。再說沒有路燈之後,很少有人願意天黑之後出門,不說別的,摔一下醫院都沒辦法拍片子。當然一些喜歡黑暗的小情侶例外。
鎮上原來那些專門賣電器、賣燈具的商家,經營卡拉OK、網吧等的商家,都整整齊齊的關門了。
一時間鎮上安靜了不少。
當然游手好閑的年輕人也多了不少,JING察不得不更頻繁的巡邏。
你說讓那些游手好閑的人去地裏勞作?家裏也不是沒有地,問題是人家根本不肯去。說起來雖然都是農村的孩子,但是現在有幾個人吃得了在田地上勞作的苦?就是他自己願意去幹,家裏長輩也心疼地攔著。
天天這麽閑著,出問題也只是遲早的事情。
大家也都發現了這個現象,雖然大的問題暫時沒有發生,但是誰家的姑娘被言語調戲了、誰家的小孩兒被人欺負了、誰家散養的雞被摸走了兩只……等等一些小問題層出不窮。
“我今天去鎮子上,那邊貼了通知了,你們看了吧?”村子裏的小路上,深綠色褂子大媽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八卦。
“什麽通知?他就不能播個廣播?誰沒事兒天天去鎮上?”剛進來的紫紅色褂子大嬸聽著有點氣憤。
“沒電了怎麽播廣播?”深綠色褂子大媽翻著白眼。有八卦不好好聽,盡說些沒用的。
“哦哦,我又忘了。”
“這還是第一次貼通知呢,是有什麽大事兒嗎?”
“說是鼓勵大家自己開作坊,不拘是什麽。豆腐作坊也好、紡布作坊也好、養蠶作坊也好、釀酒作坊也好……反正是要有這個想法,鎮上就給安排技術指導,沒有指導員的從外地調都安排上,說是經營人數多少多少人以下,就不用交稅。”
深綠色褂子大媽特意把通知多讀了兩遍,就是為了這會兒成為大家關註的中心。
“鎮上怎麽突然搞起這個了?”
“還不是想著能搞出幾個工作崗位出來。你看現在天天在外面壓馬路的那些年輕人,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呢,啥啥不幹,哪怕提供一個兩個崗位呢,那也能減輕點壓力。”
深綠色褂子大媽想了一路,這會兒把準備好的說辭拿出來,總算成為了人群中的焦點。
“那些個小年輕見天閑著確實不像話,還流裏流氣的,就算有JING察巡邏,我都叫我家兒媳婦少去鎮上。”紫紅色褂子大嬸今天不得不當一個捧哏的。
很快,大家便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來。
“一個個還眼高手低的呢,說怎麽著也是讀書人,怎麽可以下地幹活。”
“那都是家裏慣壞了,沒吃過苦的。家裏不管了你試試,餓上幾頓,就聽話了。”
“現在誰家的小孩兒不是個寶喲,哪裏舍得餓?”
“都二十來歲的人,還好意思說是小孩兒?”
“得了吧,你們家老小三十多,孩子都能打醬油了,我還聽見你叫他二寶了呢。”
……
王笑笑也聽到了鎮上鼓勵村民創業的事情,興沖沖的就回去找秦吉林商量。
作者有話要說: 想多存點稿子,但是寫的磕磕巴巴的。
☆、第 15 章
一般來說,只要是ZHENG府支持的事情,那必定都會有比較好的收益。
比如說當初的房價,不就是ZHENG府鼓勵購買商品房,降低了購房貸款利率,才走上了步步高升的不歸路麽?前期聽話買房的人後來都富得流油。
王笑笑的這個想法還是稍微經過了一下大腦的。
秦家以前就有個釀酒的私人作坊,是秦老頭他爸傳下來的手藝,再上面是哪裏學的就無從知曉。後來是因為作坊什麽手續、證件都沒有,說是不符合規定,給封了的。
現在不正好是重新開業的時機麽。
秦吉林看著老婆一臉的“快誇我,我腦子是不是很厲害。”的表情,覺著某個地方又隱隱作疼。
“這次危機現在走到了什麽地步我們不清楚。但是很清楚的是,不管是什麽情況,糧食,那都是重中之重。
從原料上講:釀酒需要大量的糧食。全部用自己家的,能釀多少?糧食釀酒之後,大家吃什麽?去外面收糧食,你覺得誰會賣?
之前超市裏的糧食敞開了賣,就是為了讓大家囤著,好穩定人心。你看現在,城市人口撤離的差不多了,情況一穩定下來,不就開始限購了麽。
這是因為大家都明白,這都是關鍵時刻能救命的東西。就算有人腦抽了肯賣,那也必定是天價。
從銷路上講:你知不知道,我們這次囤貨、全國家家戶戶的囤貨,買的其實都是危機發生之前,工廠生產好的商品。除了極少數工廠還在生產,其他都是工廠倉庫的囤貨,或者經銷商的囤貨。
作為一個世界工廠,全國各個工廠、經銷商的囤貨總量,遠遠超乎你的想象。
換句話講,你知道現在市面上有多少酒類產品的囤貨?
而且酒和其他產品不一樣。其他產品基本都是塑料包裝,多多少少都受到了這次危機的影響。但是酒基本都是玻璃瓶、陶瓷包裝,受影響的範圍有限。
也就是說,市場上現在根本不缺酒。
糧食多多益善,酒類可有可無。
而且現在不比以前有電商、交通便利的時候,現在銷售的範圍很小。
這樣的市場下,我們能掙到什麽?”
在秦吉林一聲聲的質問下,王笑笑覺得嘴裏被塞了只□□,咽進去嫌惡心,太大了又吐不出來。
什麽都不說又顯得自己很弱,只能氣呼呼的來一句:“那就是不行嘍,你整這麽多理由幹嘛!直接說不就行了?”
秦吉林薅了把頭發,覺得自己真是比竇娥還冤,要是自己真只說了不行,老婆大人又該氣呼呼的質問:為什麽不行?就知道否定我!
現在把原因掰開了、揉碎了、一條一條理清楚了給她看,又嫌自己啰嗦了。
秦吉林高考六百多分的智商,研究了半輩子,還是沒弄明白女人腦子裏到底想些啥。
動這個作坊心思的不止王笑笑一個。
村子裏也有不少從城市回去的家庭,習慣了城市裏輕松的生活,在家種田什麽的真心覺得是下下之選。
根本幹不動,就算幹動了也累死個人,問題靠種田的話收入也不高。完全看老天爺的臉色吃飯。
雖然之前是看老板的臉色。但是這老板的臉色不好了,你放下身段去哄哄,還有可能哄回來,要是老天爺的臉色不好了,哄誰去?
王笑笑之前也是差不多的想法。總不能因為回鄉了就真的去種田吧。看看自己連鋤頭都揮不了幾下的胳膊,想想跟培根似的幹癟的老公,真心不適合這種力氣活。
很快,村子裏就有了動作。
村長家的小賣部重新開業了。
之前危機來臨的時候,村長家的小賣部第一時間停業。
雖說是小賣部,但是裏面家常用的調味料還有不少。當然更多的還是辣條之類的零食和廉價玩具。就這也抵擋不住村長那顆奇貨可居的心。
這會兒發現情況也沒有想象中的糟糕。兒子輩孫子輩都從城市回來了,閑著也是閑著,便把小賣部裏積灰了的廉價玩具擦一擦,結果忘了他的那些玩具都是些塑料制品,擦著擦著就沒了……
只能想辦法,再炒點花生瓜子什麽的,一桶一桶的擺在那裏,也就有了幾分意思。
至於辣條什麽的,還好早就被家裏幾個霍霍掉了,不然也是被浪費的命。
就這麽個小賣部,鎮子上還派人來看了。足以見得現在的經濟情況差到什麽地步。
雖然用不上技術指導員,但人鎮子上的人也沒白來,給小賣部的醬醋供貨指明了一條道兒。和鎮上的超市拿貨在一個地方,至於價格,就要小賣部自己去談了。
雖然現在大家為了及時看到鎮上的通告,買東西都盡量出去。但是總有那麽些著急的,像是做飯的時候發現醬醋不夠了,臨時跑鎮上不是耽誤功夫嘛,小賣部就有了用武之地。
總的來說,只要經營得當,還是有些賺頭的。
有村長家的小賣部帶頭,另外兩個作坊也很快就起來了。
一個是個制醬的鋪子,說起來還和小賣部有點競爭關系。不過沒有那麽覆雜的生抽、老抽、醬油、耗油什麽的,就是一個調味的醬料。
幹農活的人因為經常出汗,所以對鹽分的攝取比較大,也就是口味重,所以這個醬料鋪子還挺有市場。
這次鎮子上也來人了,人家醬料鋪子用的是祖傳的方子,技術指導肯定用不上。但是鎮子上給安排了銷路,和附近一共三個鎮子上的超市牽了線。
走批發的路子,雖然利潤薄了點,但是量上去了啊,也不需要整天有人在家等著客戶上門,省下一個人工。當然,也是要自己去談價格,畢竟運送距離不一樣。
現在各個鎮子上的超市,最開始是私營性質,但是現在已經慢慢變成合營了,變得越來越有當年供銷社的味道。
另一個作坊是個成衣制衣坊。其實就是一個裁縫鋪子。
這家的老太太是經歷過大事的人,所以腦子轉的很利索。
眼瞅著外面賣的、家裏存的好些衣服都爛掉了,鎮子上、縣裏賣衣裳的鋪子也瘋狂漲價,老太太這想法就出來了。
人不能不穿衣服啊。
但是現在這社會不比以前,想當年她當姑娘的時候,那是人人都會點針線活。給家裏人縫縫補補,做一兩件衣裳那都是最起碼的手藝。
後來條件越來越好了,人變得嬌貴起來,衣服越來越廉價,稍微破個洞,直接扔了再去買一件,還補什麽?更別說自己做衣裳了。
老太太便出了制衣鋪這麽個法子。剛好當年家裏娶媳婦兒的時候買了臺縫紉機,老件貨純鐵的,結實得很,這會兒還能用呢。
可以做縫補,也可以來料加工成成衣,給點加工費就成。自己還能落點邊角料。這邊角料湊合湊合,給家裏小孩兒添個褲頭也是好的。
掙的錢可能不多,但是多少是個進項。最近這段時間家裏的存款大幅度縮水,家裏人都慌著呢,這會兒能稍微進一點點,也能松一口氣。
最重要的是,還能給家裏的媳婦閨女找點事兒幹,能少多少爭執啊。家裏的老少爺們兒對老太太的這個裁縫鋪真是滿意到不行。
鎮上也派人來了,不需要技術指導,也沒有給鋪子找銷路。主要是裁縫鋪子完全靠人工,銷路好了,人家根本忙不過來。
鎮子上就直接給了一個指標,說是以後家裏縫紉機壞了什麽的,鎮子上免費幫忙維修。
當然如果涉及到替換零件的,零件還是要自費。大家都很理解,人家不收你錢已經非常厚道了,現在的這些東西可都是資源,零配件也是很金貴的資源了。
自己村上用東西銷到了隔壁鎮子,同樣的,隔壁鎮子上也有東西銷過來。
慢慢的,鎮上原本已經清倉的超市又逐漸豐滿起來了。
作者有話要說: 道不盡的家長裏短。
喜歡的收藏一下~~
☆、第 16 章
天氣逐漸變冷,電也沒有再來,通訊也還沒有恢覆,但是一切都井然有序。
王梅娘緊緊身上的外套,雖然還沒有正式下霜,但這風刮得邪氣。
“秦家嬸子,在家嗎?”
王梅娘和秦家老太太其實是一個年紀的人,但是王梅娘嫁的漢子比秦老爹小了一輩。王梅娘住在村東頭,雖然和秦家稱得上是族親,但是輕易不往村西頭來,就是不想叫秦老太太’嬸子’。
“在呢,在呢,進來吧。笑笑,去給你本家大姐倒杯水。”
秦老太太熱情的招呼,怎麽說也是族親。這在以前可能不算什麽,但是現在世道不好說,以後搞不好還要抱團的,反正禮多人不怪,還是客氣點。
“不用這麽客氣,我來就是想問問,你們家有多餘的棉花嗎?有的話勻我兩斤,明年種棉花了還你。”王梅娘性格豪爽,不像村裏面其他人那樣茶都喝了兩杯了還沒說到正題。
“棉花?這還真沒有。”老太太隱晦地瞟了正端水進門的兒媳婦兒一眼。
“年初的時候哪想到有這種事兒呢,今年就沒種棉花,家裏也在為冬衣發愁呢。老頭子還說,今年的冬天看著比往年都冷,可要好好準備。”
“可不是,”王梅娘拍了下大腿,“三爺爺也說了同樣的話,今年冬天怕是不好過,我這才火急火燎的出門。都問了好幾家了,實在不行,就只能拆家裏的棉被了。洗洗了暴曬一番,湊合能用。”
王梅娘說的三爺爺是村裏輩分最高的老爺子了。也姓秦,族親。九十多歲的人了,雖然行動不是很靈便,但是神智還很清楚,平常也把自己收拾的幹幹凈凈的。
這人老成精,不管是在種地上還是在看人看事兒上,瞄一眼就知道是什麽情況。村裏的老莊家把式還時不時的去請教一番,在村子裏的地位很高,說話有時候比村長還管用。
三爺爺說今年冬天不好過,那肯定是不好過。
秦老太太可沒有老糊塗,現在的棉花多金貴啊,買都不好買。自家的棉花、羽絨也就堪堪夠用。還多虧了笑笑有先見之明,老早在網上買了好些寄回來的。
說明年還,誰知道明年什麽情況?
“秦三娘家應該有多餘的棉花吧,我記得他兒子準備明年結婚,今年種了不少棉花準備彈被子。”秦老太太機智地禍水東引。
“嗨!早就被借幹凈了。”王梅娘一臉遺憾。
“不說她娘家嫂子來的那幾回,就是我們村的,都是一波一波的去。我不用去問,就知道這會兒已經勻不出來了。”王梅娘確實沒有去秦三娘家問,但是她問了去過秦三娘家裏的人了。
沒有了,秦老太太也沒有更好的辦法,自己家還有兩個大孫子呢。
只能出其他主意,“家裏的棉被還是輕易不要拆了。畢竟現在兒子兒媳都回來了,棉被只有短缺的,沒有富餘的。要不還是去縣城裏面買幾件羽絨服。”
“提起羽絨服我就生氣。”王梅娘把手裏的茶缸子往桌上一拍。不是自家桌子也不見心疼。
“早先家裏有不少羽絨服,還想著過冬應該問題了的,拆拆補補總歸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之前大家搶購的東西基本上都是超市的囤貨,或者是經銷商的囤貨,或者是廠家的囤貨。大家相互之間調貨,以響應ZHENG府的號召,和滿足大家的采購需求。
新聞播出後,只有極少有廠家還在生產新貨,一般的廠家都是工人回老家了、設備不能用了、老板和小姨子私奔了,等等原因停產。
當然現在用途最廣的陶瓷廠是個例外。供不應求不說,一般陶瓷生產都是整個鎮都是幹這個的,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景德鎮,而且生產過程也不需要塑料制品的設備。可以說完全沒有影響。
話說回來,原來的囤貨,就代表用的是塑料包裝。
超市也比較機智,新聞播出後,就開始給自家商品換包裝。
油、調料什麽的,都轉移到大水缸裏面,來買油的都要自帶容器,完全是上個世紀供/銷社的樣子。糧食也都放在陶缸,或者木鬥裏面。
但是也不能做到所有商品都能給換上新包裝。根本沒有那麽多人力物力。
油、糧兩種都是重點保護對象。
其他的東西就很隨便了。
像護膚品什麽的,包裝盒千奇百怪。
有些放在鐵皮盒子裏面、有些放在玻璃罐頭瓶裏面、誇張點的居然用的是裝耗油的瓶子!關鍵是用起來還有股耗油的味道,甚至還有分裝時候不小心弄進去的不明毛發等等。
這時候,原始的蛤蜊油居然成了高檔貨!
包裝幹凈漂亮,比耗油瓶子好了不知道多少倍。效果……最起碼能防皴裂。更重要的是,那個蛤蜊盒子能重覆使用!
“給我來二兩香油。”
“二兩?你至於扣成這樣?這香油還是好不容易過來的,下次什麽時候有還不好說,過了這個村兒可就沒這個店兒了。”
“我的老姐姐~您這是飽漢不知餓漢饑啊。這一個多月來家裏只出不進。現在是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瓣花。
就這二兩,還是家裏孩子饞了才舍得買點兒,做面條的時候滴上兩滴,嘗嘗味兒就成了。明年家裏自己種點芝麻就好了,今年就先熬一熬。”
“行嘞,二兩香油,先去收銀臺結賬、秤瓶子。”
“你把瓶子扶好,倒了我可不管啊。”
另一邊。
“老板,你們這蛤蜊油什麽時候到貨啊?”
“那怎麽好說,現在的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。你買這個玻璃瓶裝的啊,這種還是牌子貨呢。”老板極力推銷耗油牌潤膚乳。
“我不要,一股味兒。”
“那這個鐵皮盒子裝的呢?之前是個什麽什麽雅的牌子。好東西,不然我也不會專門用鐵皮盒子裝不是?”
“那你打開我先看看。”
“也行,但是不能試用哈,不然你蹭一點,我蹭一點,沒幾天就能給蹭幹凈了。”
“我就聞聞。”
超市裏的零食也都成了散裝貨。買的時候只能自帶容器,或者用油紙打包。
講究點的會說這些零食裏面有塑料老化時揮發出來的有毒物質,尤其小孩子,不能吃。大多數的人則不管這些,尤其孩子鬧起來,在零食前面打滾哭鬧的時候,更是管不了。
…………
不管什麽時候,人的適應能力總是超乎想象。
作者有話要說: 家裏養的梔子花開花了,還挺香
梔子花開啊開,高考啊就要來
☆、第 13 章
“李婆子家的那個兒子回來了你們知道吧?”藏青大褂的嬸子一臉的我有新料,你們趕緊圍起來。
“李婆婆家的?他們家有兒子?”這是個捧哏的小媳婦。
“你嫁到我們村沒幾年,不知道這事兒正常。李婆子家可不止有兒子,還有兩個閨女呢。”墨綠大褂的嬸子把嘴裏的瓜子殼呸出去,似乎提到的是什麽臟東西。
“我嫁過來都十來年了,怎麽一個都沒見過?今天還是第一次聽說。”
“又不是什麽好東西,誰沒事兒了提他們家。”墨綠大褂的嬸子嘴一撇,白眼一翻,盡量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對李婆子兒子一家的不屑。
“也是李婆子自己造的孽。”黑大褂的嬸子做出最終解釋。
原來當年李婆子的娘家夫家,重男輕女都特別嚴重。李婆子一直在這種環境中,自然也好不到哪裏去。
早年嫁過來的時候,第一胎就是個閨女。要是一般人家,就算不那麽喜歡,也終究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,疼不疼是一回事兒,但是給口飯吃還是不難的。
但李婆子家左一個賠錢貨,右一個賠錢貨。孩子饑一頓飽一頓就算了,還整天不是打就是罵。丁點大的小孩兒,就被指使出來洗衣服。每次出來,身上都見不到一塊好肉,瘦瘦小小,跟豆芽菜似的。
後來可能是被村裏講缺德講得多了,李婆子家也稍微收斂了點,就這樣,孩子才撿回來一條命。
可能是越想什麽就越不來什麽。
李婆子的第二胎還是個閨女。
婆家罵的比前兩年更難聽,李婆子心裏也不得勁,覺得肯定是閨女攔住了兒子過來的路。
大閨女已經能做點事兒了,但是這個小的啥都不能做,還要浪費一個勞動力去伺候。後來狠狠心,把剛滿月的小閨女送走了。往後的幾十年不聞不問,連提都沒提起過。
幾年後,李婆子終於又生了一胎,盼星星盼月亮,是個兒子!
這可把李婆子給開心的,覺得自己終於開枝散葉了,終於能在婆家擡頭挺胸了。婆家也給力,生了三個,也就這胎給李婆子坐了個像樣的月子。越發讓李婆子覺得,只有兒子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錢。
最後生下來的這個小子便成了李婆子家的心尖寵,叼奶/頭叼到八歲不說,農村長大的小孩兒,從小到大居然啥都不讓幹,平常也是要星星不給月亮。
這樣子養大的孩子,最後長成什麽樣可想而知。
大閨女十八歲的時候,就被家裏安排嫁給了隔壁鎮上的一個屠夫,聽起來還不錯,但那屠夫三十歲,二婚,前面已經有一個小孩兒了。說是嫁,其實和賣也不差。
不說李婆子家賣閨女的態度,就這十幾年的所作所為,閨女願意回娘家才是怪事兒呢。這大閨女一嫁,便再也沒有回來。
閨女賣都賣到了鎮上,兒子這麽金貴,怎麽能留在腌臜的農村呢?
賣閨女的錢,加上一家子人幾十年的積蓄,再加上親戚朋友借的,終於給兒子買上了一套縣城的房子。
有房子,再加上兒子養的白白凈凈,哄小姑娘的時候也是人模狗樣,騙個媳婦回來還是挺容易的。
李婆子萬萬沒想到的是,含在口裏長大的兒子,結婚後竟然連城裏房子的門都不讓她進。過年從來不帶著老婆孩子回家就算了,爺爺奶奶去世也不見回來,倒是岳父家每年都去。
最開始她還罵,覺得是兒媳婦使的壞。後來慢慢也想明白了,兒子不允許,光兒媳婦使壞有什麽用?
也就李婆子帶著東西進城的時候,兒子的態度才好一點,但也只是好一點,第二天就不認了。
這麽多年下來,李婆子再熱的心都熬涼了。
今天突然聽到兒子回來的消息,居然不是開心,而是心裏一涼。
兒子不再回家,十多年下來,自己也想開了,就當沒生兒子。
再然後,這日子也就好過了。
雖然公婆去世少了兩個勞力,但是公婆年紀畢竟大了,平常本身就幫不上什麽忙。
上沒有公婆管轄、下沒有兒子在吸血,老兩口自己掙、自己吃,日子過得其實還不錯,若不然也不會有餘錢囤貨了。
回想起來,這些年的日子,居然是這輩子最松快的日子。
現在兒子回來了。
好日子到頭了。
…………
“平常看到李婆婆,覺得她還挺和善的。”這是個天真的新媳婦。
“就是啊,上次他們家的油沒弄好,全部灑了的時候,哭的老可憐了。”這也是個天真的。
“也就這兩年開始和善了。”分享八卦的嬸子一副你們都太naive我早已看穿一切的表情。
結果也不出李婆子的預料。
還沒進門呢,就聽到了兒媳婦罵罵咧咧的聲音。
“這房子怎麽破成這樣?還是當年結婚時候的那個青磚房。這都多少年了?死老太婆不知道把房子修修嗎?這怎麽住?你看看別人家的,都是樓房!”
李婆子聽著兒媳婦尖利的聲音,心底一口氣憋著,我他/媽辛苦了好幾年,才把你們買房借的錢還幹凈,你還好意思說新房?我踏馬不想住新房嗎?你嫌棄?有本事別進我的門啊!
越到後面年紀越大,再加上老伴兒前幾年開始,雖然還能幹活,但是神智已經有點不清楚了,兩人也就能掙口飯吃。
李婆子年輕幾年,可能會把兒媳婦的話懟回去,再往上幾年,甚至能拿著掃把把人掃出去。
但是現在不行了,打不贏。
講道理?兒子兒媳什麽德行她不清楚?
李婆子只能憋著那口氣,黑著臉把兒子兒媳婦孫子給引進門。
嘭!
小院兒的門關上,隔絕了院門外一圈圈的吃瓜鄰居。
視線是隔絕了,但是聲音還沒呢。
“兩個老不死的,在家閑著啥都不幹嗎?倉庫裏怎麽就幾袋子糧食?油呢?調料呢?你讓你兒子孫子吃什麽?”
…………
嘖嘖嘖嘖,這語氣,和當初李婆子罵閨女’小不死的’一模一樣,果真不是一家人,不進一家門啊。
外面的鄰居不看畫面光聽聲音,都覺得津津有味。
“李婆婆的兒子怎麽不早點回來啊,這會兒才回來,還好意思抱怨家裏沒有囤貨。”
“她兒子就在縣城,縣城的情況沒大城市那麽嚴重,縣城外面就有一條河打水,縣城裏的樓也不太高,停電除了沒辦法看電視外,好像沒什麽影響。
再說他岳父那邊時不時補貼一下。只要有糧食,日子好過著呢。以他們家的德行,不把好日子過到頭,不會回來。”
“這一回來,李婆子的好日子也到頭嘍。”
作者有話要說: 家裏沒零食了,好難受
☆、第 14 章
“電動車又沒電了,下次來電也不知道什麽時候。”一大早,院子裏就響起王笑笑的慘叫聲。
“騎自行車唄,你最遠也不過是回娘家。兩個小時車程,就當鍛煉身體了。”
“你是不是嫌棄我胖了?”王笑笑反應極快。
秦吉林:“…………”瑪德,這麽多年了,自己怎麽就還沒學乖。
“這次停電的時間好像更長了,你說會不會後面就不來電了?”王笑笑不準備在胖了與否的話題上多做停留。
秦吉林松了口氣。“說不準。上次的新聞裏面不就說了嘛,現在線路維修的速度趕不上線路老化的速度,隨時可能面臨全國停電,讓大家做好心理準備。”
秦吉林的記性特別好,一兩個小時的新聞看下來,裏面的關鍵點都記得一清二楚。
“真希望那個太陽能的東西能趕緊普及起來,沒有電真不方便。”好想刷手機、好想半夜上廁所的時候有燈、好想吃根冰棍、好想吹空調,不想騎自行車。
“太陽能的利用率還是太低了,而且會產生很高的熱能,這就導致對太陽能板的材料特性要求比較高。
再加上現在不管高級低級的塑料都在老化,這裏面還涉及到材料替換,甚至是新材料的開發問題。麻煩著呢。”
“你居然連這個都懂?”王笑笑驚訝的看著自己老公,那滄桑了不少的臉上居然有點博學多才的意思。
“你以為都跟你似的?”
“…………”有電之後一定要發個帖子,找人學學’如何機智地回懟老公’。
“如果能提高利用率的話那肯定更好。但是這個問題從太陽能被提出後,一直到現在都沒被解決,我估計短時間不會有太多改變。”
秦吉林繼續科普,雖然老婆自從生完孩子之後,腦子就有點那啥,但是已經好久沒人和自己聊這些東西了,高手那真是寂寞如雪。
“什麽意思?”
“意思就是,哪怕這會兒能用太陽能代替其他形式供電了,也供不起冰箱、空調、電視這類大功率的東西,最多讓你手機充個電。而且還很貴,肯定不是家家戶戶都安裝的起。”
秦吉林穿著布鞋蹲在窗戶底下,一本正經的給老婆講起了光伏系統可利用率,用老農民的形象進行科學普及,活像個吹牛大王。
聽在王笑笑耳朵裏,就全部變成了:以後空調沒有了、冰箱也沒有了,夏天全靠抗、冬天全靠抖。
這日子還能有什麽樂趣?
“只有手機就手機吧,還能刷刷視頻什麽的,看下別人過的啥日子,也不算與社會脫節了。”抱怨也沒有用,和世界上的其他人比起來,有手機能用已經算是幸福的了。
“你想啥好事兒呢。”
“咋了?”王笑笑現在不太喜歡老公說的話了,真是那啥嘴裏吐不出象牙來,沒一個好消息。
問題是他說的都很有道理,往後說不定就是真的。越知道,聽著就越難受。又想叫他閉嘴,又還想聽聽。
“你說的那些APP,後面不需要人維護?設備還能通上電?還能用?估計也就靠著國家支持的那幾個東西能用,其他的應該都不行了,最起碼是沒有新內容上去,翻翻原來的老新聞可能沒問題。”
“啊!!”這次的慘叫聲情感更加豐富真切,繞梁三日。
…………
王笑笑以為沒有電的日子會生不如死,但是十來天過去之後,發現自己好像習慣了沒有電的日子。
當然,也和現在正好不冷不熱有關,等過段時間正式到冬天了,別的不說,空調肯定會被懷念。
動不動掏手機這個習慣也慢慢改掉了。最開始那幾天真不行,做夢手指都在滑手機,現在則是習慣擡手腕看手表了。
不止是自己,家裏其他人好似也很快便適應了沒有電的日子。
像老二家,已經很久沒聽到弟媳婦抱怨菜沒吃完,沒冰箱放之類的話了。
秦樂奇天天找自己哼手機玩的這個壞習慣也不攻自破。
更多的時間則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村頭村尾的是非,關心一下孩子的教育,討論一下田地的作物……
日子好似,和以前也沒有什麽區別。
當然,村子裏的生活和之前相比還是有一點變化的。
比如說,大家站在村裏小路上八卦的次數更多,時間更長了。
比如說,村子裏孩子的哭嚎聲有明顯的增長,畢竟沒了其他東西分散註意力,便有了時間一心一意的觀察孩子,發現,這娃咋這麽不爭氣?該揍!
當然影響最大的還是鎮子上的商家。
作息時間都改成了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
畢竟現在煤油燈和蠟燭都不便宜,點著燈營業不劃算。再說沒有路燈之後,很少有人願意天黑之後出門,不說別的,摔一下醫院都沒辦法拍片子。當然一些喜歡黑暗的小情侶例外。
鎮上原來那些專門賣電器、賣燈具的商家,經營卡拉OK、網吧等的商家,都整整齊齊的關門了。
一時間鎮上安靜了不少。
當然游手好閑的年輕人也多了不少,JING察不得不更頻繁的巡邏。
你說讓那些游手好閑的人去地裏勞作?家裏也不是沒有地,問題是人家根本不肯去。說起來雖然都是農村的孩子,但是現在有幾個人吃得了在田地上勞作的苦?就是他自己願意去幹,家裏長輩也心疼地攔著。
天天這麽閑著,出問題也只是遲早的事情。
大家也都發現了這個現象,雖然大的問題暫時沒有發生,但是誰家的姑娘被言語調戲了、誰家的小孩兒被人欺負了、誰家散養的雞被摸走了兩只……等等一些小問題層出不窮。
“我今天去鎮子上,那邊貼了通知了,你們看了吧?”村子裏的小路上,深綠色褂子大媽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八卦。
“什麽通知?他就不能播個廣播?誰沒事兒天天去鎮上?”剛進來的紫紅色褂子大嬸聽著有點氣憤。
“沒電了怎麽播廣播?”深綠色褂子大媽翻著白眼。有八卦不好好聽,盡說些沒用的。
“哦哦,我又忘了。”
“這還是第一次貼通知呢,是有什麽大事兒嗎?”
“說是鼓勵大家自己開作坊,不拘是什麽。豆腐作坊也好、紡布作坊也好、養蠶作坊也好、釀酒作坊也好……反正是要有這個想法,鎮上就給安排技術指導,沒有指導員的從外地調都安排上,說是經營人數多少多少人以下,就不用交稅。”
深綠色褂子大媽特意把通知多讀了兩遍,就是為了這會兒成為大家關註的中心。
“鎮上怎麽突然搞起這個了?”
“還不是想著能搞出幾個工作崗位出來。你看現在天天在外面壓馬路的那些年輕人,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呢,啥啥不幹,哪怕提供一個兩個崗位呢,那也能減輕點壓力。”
深綠色褂子大媽想了一路,這會兒把準備好的說辭拿出來,總算成為了人群中的焦點。
“那些個小年輕見天閑著確實不像話,還流裏流氣的,就算有JING察巡邏,我都叫我家兒媳婦少去鎮上。”紫紅色褂子大嬸今天不得不當一個捧哏的。
很快,大家便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來。
“一個個還眼高手低的呢,說怎麽著也是讀書人,怎麽可以下地幹活。”
“那都是家裏慣壞了,沒吃過苦的。家裏不管了你試試,餓上幾頓,就聽話了。”
“現在誰家的小孩兒不是個寶喲,哪裏舍得餓?”
“都二十來歲的人,還好意思說是小孩兒?”
“得了吧,你們家老小三十多,孩子都能打醬油了,我還聽見你叫他二寶了呢。”
……
王笑笑也聽到了鎮上鼓勵村民創業的事情,興沖沖的就回去找秦吉林商量。
作者有話要說: 想多存點稿子,但是寫的磕磕巴巴的。
☆、第 15 章
一般來說,只要是ZHENG府支持的事情,那必定都會有比較好的收益。
比如說當初的房價,不就是ZHENG府鼓勵購買商品房,降低了購房貸款利率,才走上了步步高升的不歸路麽?前期聽話買房的人後來都富得流油。
王笑笑的這個想法還是稍微經過了一下大腦的。
秦家以前就有個釀酒的私人作坊,是秦老頭他爸傳下來的手藝,再上面是哪裏學的就無從知曉。後來是因為作坊什麽手續、證件都沒有,說是不符合規定,給封了的。
現在不正好是重新開業的時機麽。
秦吉林看著老婆一臉的“快誇我,我腦子是不是很厲害。”的表情,覺著某個地方又隱隱作疼。
“這次危機現在走到了什麽地步我們不清楚。但是很清楚的是,不管是什麽情況,糧食,那都是重中之重。
從原料上講:釀酒需要大量的糧食。全部用自己家的,能釀多少?糧食釀酒之後,大家吃什麽?去外面收糧食,你覺得誰會賣?
之前超市裏的糧食敞開了賣,就是為了讓大家囤著,好穩定人心。你看現在,城市人口撤離的差不多了,情況一穩定下來,不就開始限購了麽。
這是因為大家都明白,這都是關鍵時刻能救命的東西。就算有人腦抽了肯賣,那也必定是天價。
從銷路上講:你知不知道,我們這次囤貨、全國家家戶戶的囤貨,買的其實都是危機發生之前,工廠生產好的商品。除了極少數工廠還在生產,其他都是工廠倉庫的囤貨,或者經銷商的囤貨。
作為一個世界工廠,全國各個工廠、經銷商的囤貨總量,遠遠超乎你的想象。
換句話講,你知道現在市面上有多少酒類產品的囤貨?
而且酒和其他產品不一樣。其他產品基本都是塑料包裝,多多少少都受到了這次危機的影響。但是酒基本都是玻璃瓶、陶瓷包裝,受影響的範圍有限。
也就是說,市場上現在根本不缺酒。
糧食多多益善,酒類可有可無。
而且現在不比以前有電商、交通便利的時候,現在銷售的範圍很小。
這樣的市場下,我們能掙到什麽?”
在秦吉林一聲聲的質問下,王笑笑覺得嘴裏被塞了只□□,咽進去嫌惡心,太大了又吐不出來。
什麽都不說又顯得自己很弱,只能氣呼呼的來一句:“那就是不行嘍,你整這麽多理由幹嘛!直接說不就行了?”
秦吉林薅了把頭發,覺得自己真是比竇娥還冤,要是自己真只說了不行,老婆大人又該氣呼呼的質問:為什麽不行?就知道否定我!
現在把原因掰開了、揉碎了、一條一條理清楚了給她看,又嫌自己啰嗦了。
秦吉林高考六百多分的智商,研究了半輩子,還是沒弄明白女人腦子裏到底想些啥。
動這個作坊心思的不止王笑笑一個。
村子裏也有不少從城市回去的家庭,習慣了城市裏輕松的生活,在家種田什麽的真心覺得是下下之選。
根本幹不動,就算幹動了也累死個人,問題靠種田的話收入也不高。完全看老天爺的臉色吃飯。
雖然之前是看老板的臉色。但是這老板的臉色不好了,你放下身段去哄哄,還有可能哄回來,要是老天爺的臉色不好了,哄誰去?
王笑笑之前也是差不多的想法。總不能因為回鄉了就真的去種田吧。看看自己連鋤頭都揮不了幾下的胳膊,想想跟培根似的幹癟的老公,真心不適合這種力氣活。
很快,村子裏就有了動作。
村長家的小賣部重新開業了。
之前危機來臨的時候,村長家的小賣部第一時間停業。
雖說是小賣部,但是裏面家常用的調味料還有不少。當然更多的還是辣條之類的零食和廉價玩具。就這也抵擋不住村長那顆奇貨可居的心。
這會兒發現情況也沒有想象中的糟糕。兒子輩孫子輩都從城市回來了,閑著也是閑著,便把小賣部裏積灰了的廉價玩具擦一擦,結果忘了他的那些玩具都是些塑料制品,擦著擦著就沒了……
只能想辦法,再炒點花生瓜子什麽的,一桶一桶的擺在那裏,也就有了幾分意思。
至於辣條什麽的,還好早就被家裏幾個霍霍掉了,不然也是被浪費的命。
就這麽個小賣部,鎮子上還派人來看了。足以見得現在的經濟情況差到什麽地步。
雖然用不上技術指導員,但人鎮子上的人也沒白來,給小賣部的醬醋供貨指明了一條道兒。和鎮上的超市拿貨在一個地方,至於價格,就要小賣部自己去談了。
雖然現在大家為了及時看到鎮上的通告,買東西都盡量出去。但是總有那麽些著急的,像是做飯的時候發現醬醋不夠了,臨時跑鎮上不是耽誤功夫嘛,小賣部就有了用武之地。
總的來說,只要經營得當,還是有些賺頭的。
有村長家的小賣部帶頭,另外兩個作坊也很快就起來了。
一個是個制醬的鋪子,說起來還和小賣部有點競爭關系。不過沒有那麽覆雜的生抽、老抽、醬油、耗油什麽的,就是一個調味的醬料。
幹農活的人因為經常出汗,所以對鹽分的攝取比較大,也就是口味重,所以這個醬料鋪子還挺有市場。
這次鎮子上也來人了,人家醬料鋪子用的是祖傳的方子,技術指導肯定用不上。但是鎮子上給安排了銷路,和附近一共三個鎮子上的超市牽了線。
走批發的路子,雖然利潤薄了點,但是量上去了啊,也不需要整天有人在家等著客戶上門,省下一個人工。當然,也是要自己去談價格,畢竟運送距離不一樣。
現在各個鎮子上的超市,最開始是私營性質,但是現在已經慢慢變成合營了,變得越來越有當年供銷社的味道。
另一個作坊是個成衣制衣坊。其實就是一個裁縫鋪子。
這家的老太太是經歷過大事的人,所以腦子轉的很利索。
眼瞅著外面賣的、家裏存的好些衣服都爛掉了,鎮子上、縣裏賣衣裳的鋪子也瘋狂漲價,老太太這想法就出來了。
人不能不穿衣服啊。
但是現在這社會不比以前,想當年她當姑娘的時候,那是人人都會點針線活。給家裏人縫縫補補,做一兩件衣裳那都是最起碼的手藝。
後來條件越來越好了,人變得嬌貴起來,衣服越來越廉價,稍微破個洞,直接扔了再去買一件,還補什麽?更別說自己做衣裳了。
老太太便出了制衣鋪這麽個法子。剛好當年家裏娶媳婦兒的時候買了臺縫紉機,老件貨純鐵的,結實得很,這會兒還能用呢。
可以做縫補,也可以來料加工成成衣,給點加工費就成。自己還能落點邊角料。這邊角料湊合湊合,給家裏小孩兒添個褲頭也是好的。
掙的錢可能不多,但是多少是個進項。最近這段時間家裏的存款大幅度縮水,家裏人都慌著呢,這會兒能稍微進一點點,也能松一口氣。
最重要的是,還能給家裏的媳婦閨女找點事兒幹,能少多少爭執啊。家裏的老少爺們兒對老太太的這個裁縫鋪真是滿意到不行。
鎮上也派人來了,不需要技術指導,也沒有給鋪子找銷路。主要是裁縫鋪子完全靠人工,銷路好了,人家根本忙不過來。
鎮子上就直接給了一個指標,說是以後家裏縫紉機壞了什麽的,鎮子上免費幫忙維修。
當然如果涉及到替換零件的,零件還是要自費。大家都很理解,人家不收你錢已經非常厚道了,現在的這些東西可都是資源,零配件也是很金貴的資源了。
自己村上用東西銷到了隔壁鎮子,同樣的,隔壁鎮子上也有東西銷過來。
慢慢的,鎮上原本已經清倉的超市又逐漸豐滿起來了。
作者有話要說: 道不盡的家長裏短。
喜歡的收藏一下~~
☆、第 16 章
天氣逐漸變冷,電也沒有再來,通訊也還沒有恢覆,但是一切都井然有序。
王梅娘緊緊身上的外套,雖然還沒有正式下霜,但這風刮得邪氣。
“秦家嬸子,在家嗎?”
王梅娘和秦家老太太其實是一個年紀的人,但是王梅娘嫁的漢子比秦老爹小了一輩。王梅娘住在村東頭,雖然和秦家稱得上是族親,但是輕易不往村西頭來,就是不想叫秦老太太’嬸子’。
“在呢,在呢,進來吧。笑笑,去給你本家大姐倒杯水。”
秦老太太熱情的招呼,怎麽說也是族親。這在以前可能不算什麽,但是現在世道不好說,以後搞不好還要抱團的,反正禮多人不怪,還是客氣點。
“不用這麽客氣,我來就是想問問,你們家有多餘的棉花嗎?有的話勻我兩斤,明年種棉花了還你。”王梅娘性格豪爽,不像村裏面其他人那樣茶都喝了兩杯了還沒說到正題。
“棉花?這還真沒有。”老太太隱晦地瞟了正端水進門的兒媳婦兒一眼。
“年初的時候哪想到有這種事兒呢,今年就沒種棉花,家裏也在為冬衣發愁呢。老頭子還說,今年的冬天看著比往年都冷,可要好好準備。”
“可不是,”王梅娘拍了下大腿,“三爺爺也說了同樣的話,今年冬天怕是不好過,我這才火急火燎的出門。都問了好幾家了,實在不行,就只能拆家裏的棉被了。洗洗了暴曬一番,湊合能用。”
王梅娘說的三爺爺是村裏輩分最高的老爺子了。也姓秦,族親。九十多歲的人了,雖然行動不是很靈便,但是神智還很清楚,平常也把自己收拾的幹幹凈凈的。
這人老成精,不管是在種地上還是在看人看事兒上,瞄一眼就知道是什麽情況。村裏的老莊家把式還時不時的去請教一番,在村子裏的地位很高,說話有時候比村長還管用。
三爺爺說今年冬天不好過,那肯定是不好過。
秦老太太可沒有老糊塗,現在的棉花多金貴啊,買都不好買。自家的棉花、羽絨也就堪堪夠用。還多虧了笑笑有先見之明,老早在網上買了好些寄回來的。
說明年還,誰知道明年什麽情況?
“秦三娘家應該有多餘的棉花吧,我記得他兒子準備明年結婚,今年種了不少棉花準備彈被子。”秦老太太機智地禍水東引。
“嗨!早就被借幹凈了。”王梅娘一臉遺憾。
“不說她娘家嫂子來的那幾回,就是我們村的,都是一波一波的去。我不用去問,就知道這會兒已經勻不出來了。”王梅娘確實沒有去秦三娘家問,但是她問了去過秦三娘家裏的人了。
沒有了,秦老太太也沒有更好的辦法,自己家還有兩個大孫子呢。
只能出其他主意,“家裏的棉被還是輕易不要拆了。畢竟現在兒子兒媳都回來了,棉被只有短缺的,沒有富餘的。要不還是去縣城裏面買幾件羽絨服。”
“提起羽絨服我就生氣。”王梅娘把手裏的茶缸子往桌上一拍。不是自家桌子也不見心疼。
“早先家裏有不少羽絨服,還想著過冬應該問題了的,拆拆補補總歸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